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缓和 (第2/3页)
罗雅丽的痛苦,她汲取到了女性的可悲,和恐婚恐育,恐惧变成她一样声嘶力竭的“疯子”;从父亲方面,她汲取到了一个无力的,试图转移矛盾,逃避问题的异常无措的束手巨婴。 从母亲日益崩溃,父亲沉默退让,到母亲挑拨是非,父亲暴躁压抑,家庭氛围不知不觉开始压抑,从暖巢变成囚笼,变成会吞噬人的恶兽,会吸食人灵魂的荒坟。 离开家庭,再看周遭环境。 一个正常的女人,是该喜欢男人的吧? 可是…… 敏感悲观的女孩,不管看了多少玛丽苏言情小说,偶像电视剧,青春伤痛电影,都对异性认知产生割裂而无从整合。这些东西,也就是所谓文娱产品,里面大多刻有偏见。世俗热衷于把女性边缘化,塑造成一个敏感多疑,情绪化,恋爱脑,三观认知低下,愚蠢但好看的花瓶。女性的温柔大爱,成为被无限索取的由头;漂亮的脸蛋,成为世俗阶级夸耀的战利品;火辣的身材,成为性主体泄欲的幻想对象抑或是所谓火爆大片的声色犬马的背景板。 小到随处可见的以母亲为圆心的国骂,历史遗留的女字旁的某些污名化文字,被异性张口就来的黄腔和造谣,家庭学校职场社会各种的潜规则咸猪手,各种人心惶惶的针对弱势群体的暴力,性侵,虐杀案件……层出不穷。 从咸猪手开始积累,到身边源源不断的性凝视,再到被幕后黑手cao控玩弄的世俗舆论…… 她好像很难真正对一个现实世界的异性产生所谓爱的真情实感。她有很多顾虑,有没被整合的认知,匮乏的履历经验,这些让她畏惧甚至无从应对所谓的男女之情。她只能在迷茫中堕落,把一路走来的不解,愤恨,怨念化成报复,报复在顾裕恒身上,报复在惊骇世俗的体位上。 她不愿再成为性的客体,愤怒和恐惧让她奋起反抗,可她获得了虚假的rou体欢愉,却与真正的爱情慰藉背道而驰。她知道这只是自己的私心,新时代女性崛起需要参与更多社会劳动分工,用野心不断往上爬,掌握话语权后从而辐射带动上下动员起来。可她,只是把自己畸形的男欢女爱当成了一种变相发泄,这似乎无意间违背了纯真的初衷,不过她目前无力也无意改变。 然后是自卑,自怜,自艾,她无法相信有人真的爱自己,只能活在自己捏造的假象中,惴惴不安的为每个靠近的人强加类似“他们接近只是有利可图”的目的,用来警醒自己。有人把这种人称为回避型人格,似乎他们本质趋向雷同——也就是——一个缺爱,低能量的内核。 她可以学着像大人一样放纵欲望,让自己堕落在空虚寂寞无尽头的rou欲里,可她无法——或者说一直在避免用情,避免动心——她没得过,不会应付,便一律敬而远之了,总比重蹈覆辙好。 她也避免和异性对视。偶尔在她看来,她割裂的认知也会让她困惑警惕。 “我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会让我羞愧。看着他们明亮的瞳孔里我自己的影子,会让我觉得他们爱我,明晰自己对爱的极度饥渴——这让我感到深深的自卑——我是个缺爱的可怜虫。” 或许,夜深人静,她也会在心里如是说。 —— 时间回到现在。 她看着破罐子破摔,索性不再掩饰的年轻男人,露出罕见的复杂表情。 男人是谢秉。 那个在高中慢慢靠近她,突兀吐露少年青涩爱意的谢秉。 若是林寻只是个普通的少女,想必很乐意与谢秉交往试试。或许他们也不会分开,一起进入大学,走到现在。至少不会是现在这种境况——荒诞的戏剧性发展。 林寻确实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虽然她心里从一开始也有怀疑,也在默默警惕。可当谢秉重新回到她视野,还和她酣畅淋漓zuoai,然后大喇喇表露身份时,她只能沉默以对。要按她的性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