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起 (第1/1页)
风起
音乐教室方案的初步会谈安排在学校的小型会议室里,对接的是捐赠方代表和校方管理层。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光洁的长桌上投下清晰的光影。 任悦和几位同事提前半小时抵达,为这场备受重视的汇报做最后准备。同事们体贴地分担了任务——有人提前调试投影设备,有人确认茶点,有人则将大家连日心血凝成的方案复印件,工整地放置在每一位与会者的座前。 这份无声的支持让任悦心下一暖。她再次深呼吸,不仅是为自己鼓劲,更是要彻底驱散心底那缕盘旋不去的、莫名的不安。 会议准时开始。校方领导简短致辞后,焦点便落在了任悦身上。她起身走至投影幕前,目光沉稳地扫过对面的捐赠方代表——两位气质精干、此前未曾谋面的成员,以及一位仅通过线上会议系统接入的负责人。 那个灰色的默认头像和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让任悦一直紧绷的心弦悄然一松。 不是他。 悬着的那口气轻轻吐出,任悦甚至能听到自己内心如释重负的微响。唇角不自觉地牵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看来,的确是她多虑了 心底那点莫名的忐忑终于被彻底压下,取而代之的是全神贯注的专业态度。任悦的展示清晰、流畅,对音乐教育的热爱和理解融入在每一个细节阐述中,显得既真诚又极具说服力。 / 与此同时,罗翊琛正通过助理的账号,远程静观着一切。 他告诫自己:徐徐图之。 他无法百分百确定校方一定会将项目交给任悦负责,即便他有所暗示,但在职场中为人作嫁衣也并非罕事,他深谙此道。 若刻意指定由她汇报,痕迹太过明显,反而可能让她陷入不必要的猜测与关注之中,这是他不愿看到的。 因此,他选择了线上旁观。 当看到站在幕前的是她时,他也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也并不后悔没有亲临现场——希望他的缺席,能让她更加自如地发挥。 罗翊琛为此派出了公司内负责此捐赠项目的两名核心骨干线下出席:一位是投资部的负责人,负责评估项目的长期价值与可行性;另一位则是基金会项目的总监,确保流程规范与善款落到实处。而他自己,则顺势以助理的名字登入线上会议,力求不留一丝个人痕迹。 为了将“偶然”演绎得更加彻底,他甚至没有亲自提问,只是将几个关键问题私下发给了现场的同事,由他们代为提出。他自己则在聊天框里,偶尔回复着“嗯”、“可以”、“辛苦了”、“感谢解答”这类不痛不痒的官方话语,完美扮演着一个背景板角色。 / 面对捐赠方代表提出的、精准切中要害的问题,任悦均从容不迫,对答如流。她能感受到来自校方领导与主任眼中愈发明显的赞许。 双方就合作理念、场地改造细节及长期运营维护方案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会谈进展得出奇顺利,捐赠方代表当场表达了对方案的认可。 随后,在融洽的氛围中,双方签订了一份《捐赠意向书》,白纸黑字明确了捐赠总额、款项大致用途以及初步的时间框架。 整个流程干净利落,任悦握着那份还带着油墨温香的意向书副本,心底最后一点疑虑也烟消云散 ——她与捐赠方的直接交集,至此,应当算是圆满结束了。 / 为表谢意,校方决定在周末宴请捐赠方团队。 如同之前美术科项目成功的惯例,音乐科的老师们被要求集体出席。 “美术组上次也是全员参加的,这次我们音乐组可不能例外啊!”主任在科里宣布时,脸上带着愉悦的笑容。 同事们在一片轻松氛围中讨论着赴宴的着装,只将其视为一次寻常而又必要的社交活动——这不过是项目顺利推进后,一个形式化的、值得欣慰的环节罢了。 所以,任悦也并未多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