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青春!下一站流年(三)  (第5/10页)
>    齐磊,“别装了!就喜欢烦人的,承认吧。”    徐小倩,“!!!”    雨过天晴,一切如常。    ......    ——————    笑闹过后,徐小倩终于正常,问出一个正常人应该问的问题。    “咱们到底去哪儿啊?”    这都快进三环了,也错过了好几家超市。    齐磊则道:“去咱们自己家的超市啊!”    徐小倩了然,他说的是尚北开的那家【北方超市】。    在东三环边上,光华路靠近国贸那个方向,目前还没正式开业,不过问题不大。    齐磊手里有尚北市府的批条,也有莲花副食品厂的批条,今天过来,是拉走点大米,还有哈市特产。    此时,超市已经进入了开业的倒计时,货品已经基本上架,正在进行最后的员工培训。    京城店的店长是原来尚北二商店的经理,事业编制。不认识齐磊,但是认识徐小倩。    之前,齐国君也打过电话,沟通过了。    从超市调一点土特产,也就不用他们从尚北往过背了,到时和莲花集团结账就行了。    所以,齐磊把车停在停车场,找到经理直接就被带到了仓库。    经理还给叫了两个工作人员帮着搬货,“十五袋精加工的尚北大米,还有三十斤红肠。”    齐磊本来想给那个房主伯伯弄点东北的蔬菜什么的,可惜,离开业还有半个月,时蔬什么的都还没进来,想要也没有。    最后,齐磊只拿了两瓶北大仓酒,也算是家乡的味道了。    回到电建北院,已经是临近傍晚,小区住户也都陆续下班。    齐磊开车进小区,正好看到房主大伯端着饭盒也一同进小区。    电建是有食堂的,而且公司和家属院就隔了一条马路,所以很多职工喜欢在食堂打好饭,回家来吃。    大夏天的,也省着烟熏火燎。    齐磊一见,赶紧把车停在路边,叫住房主大伯。    从后备箱取出两袋大米,还有红肠和酒。    房主没想到,这一家人办事这么痛快,下午才说的事儿,这就落实了。    挺高兴,在他看来,东西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是心意满满。    等齐磊开车走了,左邻右舍的也好奇,“亲戚啊?”    房主大伯呲牙笑,“老乡,以后就是邻居了,大伙儿多照应。”    众人一听,自无不可。    房主大伯毕竟是个主管领导,说话还是管用的。    把车停在楼下,齐磊给齐国君打手机,说是回来了。    没一会儿,齐国君、郭丽华,还有几个小伙伴,就都下来了。    大伙儿把东西卸下来,让杨晓和徐小倩在楼下看着东西,郭丽华则是带着齐磊他们开始在单元楼里挨家挨户的敲门。    一家一袋大米、一点红肠,算是心意。    当然也不是什么拜码头之类的,而是和一个单元的这几家邻居打个招呼,认个门。    顺便通知邻居一声,六楼要装修可能有点吵,大伙儿多担待。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尤其是这个年代,住胡同出来的,这点事尤为注意。    左右邻居看你客气,又拿着东西,就算真的扰民了,也不好说什么。    将心比心嘛,谁家还不得装修呢?    有时候,冲突和理解之间,往往只差几句话的事儿。    别看郭丽华在家里厉害,齐国君也一副老实人的样子,但是人情世故上的事儿真的一点都不差。    只是在三楼的时候,发生了一点小插曲。    敲开三楼左边那一户,开门的一对夫妻和一个看着比齐磊大的男孩儿。    当时两边都是一怔。    户主愣住是因为不认识,不知道门口的夫妻俩领着几个孩子上门干什么。    而齐国君和郭丽华则是:发现这户和他们家一样,房子是毛坯房,显然是没住人的。    相互一聊才知道,这家和齐家的情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